報道公司事件 · 傳播行業動態
“賣啥不吆喝啥”。今天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里有這句話。
覺得挺不錯,和我目前的一些營銷理念很吻合。
那就講講這個話題。
什么叫做”賣啥不吆喝啥”?
一般情況下,賣什么肯定要推薦那個產品的各種賣點各種好處。
現在人們對于直接生硬的推銷和廣告,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了。
我們做的某個產品,卻不是直接宣傳這個產品的賣點。
有時反而會比較好的產生效果。
這可以算是一種“曲線”營銷。
“賣啥卻不吆喝啥”,是一種比較巧妙,而且不容易讓人抵觸的營銷方式。
這里我提供兩個我所認可的“賣啥卻不吆喝啥”的思路:
1.“吆喝”產品背后的文化,或者產品帶來的氛圍。
廣告行業有句話叫做,我們不推銷牛扒,只推銷牛扒的滋滋聲。
比如做茶葉的,不講我的茶葉本身有多好,而是講講茶道,講講茶文化,甚至聊聊和產品無關的東西之類的。
經常去茶莊的人應該就知道這種方式。
我以前常去一個茶莊買茶葉,人家的方式是這樣,先坐下喝茶。邊喝邊聊天。
有時換幾種不同的茶過來。
除非我問及,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他的茶是多好。
聊得差不多了,我要走了,就跟他說,這個茶不錯,我這次要半斤。
一般這種情況,也不好意思討價還價。
這種算作是賣產品但是“吆喝” 文化或者氛圍的。
一些服裝、飾品,尤其是奢侈品,就更加擅長這個方式,無論是畫面,還是文字,都無一不在體現,擁有這玩意之后,你就是多么高大 上的一個形象。
而不是舉著個包包,說,用的是什么皮,有幾個口袋,實在太好用了,現在只要XX元,欲購從速。
這種就不是賣高檔產品的方式。
2.”吆喝“甲產品,真正賺錢卻通過甲延伸出來的乙產品。
這個,算是涉及到項目規劃的范疇。
不僅僅是營銷產品。
大概說一下吧,比如我們如果賣一個產品,很明顯的低價格,算下來沒利潤的。如果只靠這個是要餓死的。
但是因為便宜,所以量大,于是通過這個積累一個比較大的用戶數據庫,或者建立起一個渠道。
然后我們通過這個數據庫或者渠道去追銷其他有利潤的產品。
總之就是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有時不直接吆喝我們所賣的東西本身,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