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渠道迅速發展,很多門窗品牌都進軍互聯網準備開拓線上新領域,當然,門窗企業的互聯網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順利,開發互聯網雖然是行業發展趨勢,但目的還是為了提高門窗品牌的核心優勢,所以,門窗企業進軍互聯網還需有清晰明確的策略。
進軍互聯網市場仍面臨難題
調查發現,目前門窗行業中多數企業對于電商是持歡迎態度的,但是由于傳統行業與新型渠道的碰撞還存在諸多問題,多數門窗企業是敢想不敢做。這種心理在整個行業也存在。隨著電商發展之勢日趨火熱,門窗企業該如何才能突破瓶頸,在線上市場立足呢?
門窗企業業內人士表示,正在做電商的門窗企業主要面臨電商經驗不足、沒有專業團隊、資金投入比較大以及物流難等難題。“一般來說,在京東、天貓平臺做門窗店鋪都需要幾十萬元的投入,而且是持續投入的,兩三年才能看到利潤,因此很多門窗企業存在想做卻不敢做的心理。
電商之路近年發展迅猛
2014年,發展尚不足十年的家裝類電商產業整體進入冰凍期,2015年雖有所緩解,但行業人的總結是“忽明忽暗、變幻莫測”。進入2016年,行業人士的普遍看法則是“打破瓶頸,方有可為”。回顧從2009年起歷年“雙十一”的交易量,2009年僅為0.52億元,2010年增長到9.36億元,2011年52億元,2012年191億元,2013年是350.19億元,2014年的交易量為571億元,而2015年的交易量確定在了912億元,同比上年增長了59.72%。
“雙十一”交易額快速發展正好反映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家居企業不能對電商置之不理。盡管是一個新興市場,但是電商的運營道理和線下市場其實有著很多的共通之處。對于不同的企業而言,不同的企業之間其適用于電商市場中的模式也會有不同。
根據實際情況利用電商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不同的人對于電商的理解,電商的概念也開始廣泛起來,而對于電商的潛力也開始神圣化。其實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如何利用好這一模式和對于它的理解其實聯系并不大。正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想要真正利用好電商模式,門窗企業還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定,切勿人云亦云。
當門窗企業決定轉型互聯網發展電商時,首先需要認識互聯網,才能發展更順利。互聯網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強大的能力變成一個形容詞去解決當下門窗行業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選擇進入互聯網的創業者,門窗企業首先要做一個抗衡者,不甘心一直做傳統企業;其次是要做一個顛覆者,但顛覆者一定要找到一個痛點,因為痛點才是用戶需要的;最后做一個平臺的依附者。
因此,在實際的電商市場運營中,門窗企業萬不可照搬照抄其它企業的模式,唯有認清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發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