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布局小米已基本完成:內容仍不足
市場與營銷 發表于 2014-5-19 9:50:34
即便這條路打通了,內容不足仍是小米的軟肋。未來的硬件毛利率將會越來越低,更多的應該是依托內容服務,只有終端生態+內容可以維持很好的用戶黏性。
盡管小米不想被稱作中國的蘋果,但是現在來看借助硬件、系統、平臺的包攬,小米還是在走蘋果走過的路。
昨日,小米公司對外發布了其首款小米平板電腦和小米電視2。其中小米平板16GB售價為1499元,64GB售價為1699元。小米平板有六種顏色可供用戶選擇;7.9英寸屏,與蘋果iPad mini尺寸一致;外形看起來也跟iPad mini很像。
智能終端布局小米已基本完成
業界質疑這樣的價格較高,對此,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由于目前平板電腦的成本較高,小米曾反復考慮小米平板要不要上市。
在鈦媒體看來,一是因為在國內市場,蘋果平板仍然一家獨大。據易觀數據顯示,2013年第4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廠商市場份額中,蘋果占據61.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三星11.61%排名第二,聯想5.68%排名第三,臺電4.23%排名第四,昂達2.72%排名第五。
另一個原因就如雷軍在發布會上所述,一個好用的平板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強勁硬件配置+流暢軟件體驗+豐富應用及游戲。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平板尤其是安卓平板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用。
顯然,安卓平板沒有達到上述要求。據雷軍介紹,蘋果平板使用率高達安卓平板四倍,盡管2014年一季度全球平板銷量中iPad占比僅32.5%。在他看來,安卓平板使用率低迷的最大原因是不好用,因為打通其生態鏈非常不容易。
不過,如易觀智庫分析的那樣,小米新添平板設備后,可以彌補其大屏幕移動設備領域的產品缺失,而且其一直以來的高性價比特性,有望在下一季度提振中國平板市場銷量。
那么,小米擁有打通生態鏈的能力嗎?加上此次首發的平板和之前的手機,如鈦媒體前文《“雷軍系”們,在規劃怎樣一盤棋?》所述,雷軍一直在品類擴張,進入視野的首先是智能家居市場。因此,小米從盒子、電視入手,又殺入了路由器領域。
在易觀智庫分析師徐昊看來,現階段智能終端布局小米已基本完成,平板電腦、小米手機、小米路由等與小米電視之間的無縫連接構建出一個家庭終端生態的閉環。在有足夠用戶量支持的時候,便可以將商業模式改為由內容服務為主。
因為終端生態+內容可以維持很好的用戶黏性,而且強生態也是吸引開發者進駐的有利條件。未來,小米的定位可以稱之為“智慧生活”,一切可以被互聯網改變的與生活相關的大市場都是小米的目標品類擴張市場,可以是可穿戴設備、汽車、飛機、人工智能…… 最終實現“小米王國”的夢想。
內容不足仍是小米的軟肋
話雖如此,雷軍仍不愿承認自己是一家硬件公司,也不希望被扣上“中國版蘋果”的帽子。與硬件公司相比,小米科技更希望杯稱作互聯網公司,小米科技認為營收主要來自圍繞其手機生態系統打造的互聯網平臺。
雷軍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聲稱,小米科技更像帶有谷歌元素的亞馬遜,就像亞馬遜銷售Kindle硬件設備一樣,小米也一直在賣設備。除了賣設備,雷軍還聲稱小米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子商務公司,并建立起了龐大的移動網絡平臺,并擁有眾多應用程序。
雷軍所指的應用程序主要為——基于谷歌Android系統為小米設備量身打造的MIUI系統。照雷軍的邏輯,他想做的就是像微軟那樣,把MIUI系統植入到小米的每一臺手機、平板、電視及其他設備。
當然雷軍的野心遠不止這些,如鈦媒體前文《小米系統,小米帝國的三角洲部隊?》分析,小米桌面要裝進包括小米在內的所有終端廠商的機器并接管一切,就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國中之國”。但是,這勢必會受到其他終端廠商的狙擊,未來想要打通這條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即便這條路打通了,內容不足仍是小米的軟肋。未來的硬件毛利率將會越來越低,更多的應該是依托內容服務,只有終端生態+內容可以維持很好的用戶黏性。
除此,在易觀智庫看來,目前小米電視的生態體系還比較脆弱,因為小米自身并不是內容提供商,小米電視僅僅是提供了一個平臺,盡管已經對迅雷看看進行了注資,但是迅雷看看在視頻內容上還是很弱勢。
話雖如此,眼下小米科技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已估值百億美金以上,是雷軍系最核心的資產,占據了雷軍90%以上的精力。
除了是小米的掌門人,雷軍的烙印更是散落在一系列被冠以“雷軍系”的互聯網公司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雷軍系”的上市公司有三家:金山軟件(港交所)、歡聚時代(納斯達克)、獵豹移動(紐交所)。
此外,雷軍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和2011年成立的順為基金,均涉足風險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