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進入最后半個月,眾多涂料企業開始為年度目標進行最后的沖刺,對于藝術涂料企業/品牌來說也是如此。
這一年,任何樂觀的歌頌可能都會被認為是虛偽的。以致于當一份數據相當可觀的藝術涂料企業/品牌銷售額增長數據的出爐,意外招致了不討喜的聲音——有“被快速增長”的藝術涂料企業負責人直言:“實話實說,我們的增長沒有他說的那么多。”
那么,對于被認為是涂料行業中的“新能源汽車”(共同點:在行業內發展紅火,前景看好,備受關注)的藝術涂料領域,這一年就過得好嗎?下一年呢?
在《涂料經》“2023中國藝術涂料頭部品牌TOP20”進入編制期的今天,我們不妨先來做一個前瞻性的分析。
深度如你所閱
資料圖片:荷蘭蔻帝福建莆田紅星美凱龍店
01不容樂觀
盡管2022年還有半個月的“沖刺時間”,但業內人士依然認為不足以讓今年行業的“大勢”發生質的改變:
一方面是時間上本來就不充足,各個品牌能夠做的事情有限;另一方面,盡管疫情防控在逐漸“松綁”,各地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實施精準防控,但會有一個過渡期或者說適應期,這個過程其實并不利于市場開發工作的開展。
在這種情況下,藝術涂料企業/品牌在2022年的表現基本依靠前11個月的“作為”已成事實。
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此前的11個月,整個涂料行業都經歷了異常嚴峻的市場形勢——這從上市/掛牌涂料企業公布的三季度財務數據就可以一窺端倪,不做展開陳述——藝術涂料領域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2022年的涂料市場景氣總體是不容樂觀的。一家主打進口的藝術涂料品牌負責人表示,“我們算是不錯的,基本能夠在去年基礎上略有增長,據我所知很多同行過得都沒我們好。”
資料圖片:一家新開業的德國菲瑪旗艦店
如果從2015年前后藝術涂料品牌在中國涂料市場涌現算起,至今已有七八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曾有人一度懷疑藝術涂料“火不了太久”;然而在度過“七年之癢”之后,藝術涂料領域的發展依然展現出它的澎湃活力,哪怕在疫情持續的環境下,其受到的影響依然小于傳統涂料業務。
在習慣了強調高增長的藝術涂料領域,相對的增速下滑也并非不能接受;只是在三年抗疫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讀出發生在企業/品牌身上的細微變化——尤其是在今年,對于藝術涂料領域的參與者來說,分化的現象開始出現。
資料圖片:2022年7月,嘉寶莉藝術涂料再度攜手《國家地理》舉行“把自然藝術搬回家”主題活動啟動會
02此消彼長?
在藝術涂料領域存在兩種企業形態——新近崛起的專業的藝術涂料企業和傳統涂料企業獨立運作的藝術涂料業務。我們暫且把前者稱之為藝術涂料的“新勢力”,相應地后者就是“舊勢力”。
在藝術涂料興起初期,新勢力明顯更加活躍,甚至可以說因為它們的出現而使得市場才逐漸建立起來。這也是為什么當前中國出現眾多藝術涂料品牌的主要原因。而一些國外藝術涂料企業或者品牌,也在這個時候紛紛以尋找代理或者設立子公司、運營中心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德國菲瑪、卡百利、荷蘭蔻帝就是藝術涂料“新勢力”的代表,它們2021年的銷售額均過億元。
資料圖片:2022年9月,首屆三棵樹全國藝術漆大師邀請賽舉行
隨著藝術涂料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盡管它的市場空間被認為存在較大的限制,但是較高的利潤表現也持續吸引著傳統涂料企業的加入,尤其是在傳統涂料市場趨于飽和、品牌競爭白熱化、企業轉型壓力高懸的背景下,藝術涂料成為一個市場“閃光點”,包括立邦、三棵樹、嘉寶莉、巴德士、美涂士等綜合性民營涂料頭部企業紛紛入場,甚至連湘江涂料這樣的老牌涂料企業也展開藝術涂料試水。
根據《涂料經》發布的“2022中國藝術涂料頭部品牌TOP20”榜單,2021年總共有5個藝術涂料品牌銷售額過億,除了前面提到的3個“新勢力”品牌之外,三棵樹、嘉寶莉的藝術涂料業務也已躋身藝術涂料“億元俱樂部”行列。這表明,中國藝術涂料市場已經出現了新舊勢力PK的局面。
資料圖片:2022年8月,美涂士藝術漆舉辦了一場衡陽樣板市場觀摩會
那么在2022年,在不容樂觀的市場環境下,藝術涂料企業/品牌們表現如何?這值得玩味。根據《涂料經》的觀察與求證,2022年的藝術涂料市場已然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在“新勢力”們集體增長降速的同時,傳統涂料企業進一步加大對包括藝術涂料在內的家裝涂料業務的資源傾斜,并依靠強大的渠道網絡加快藝術涂料產品的鋪貨。
也因此,2022年,可能是中國藝術涂料市場格局的一個轉折點。在新舊勢力的PK當中,新勢力集團除了領頭的少數品牌能夠繼續保持發展優勢之外,部分中下游品牌開始出現掉隊的現象;而傳統涂料企業的藝術涂料業務開始擔當起拉升品牌效益的重任而得到快速發展。
資料圖片:2021年9月,巴德士藝術漆益陽體驗館重裝升級
03新的動向
然而,對于傳統涂料企業來說,藝術涂料只是一項業務;對于新勢力企業來說,藝術涂料則可能是全部。
盡管我們可以看到新勢力中的頭部企業也有做出跨界嘗試的(比如藝術涂料搭配軟裝),試圖在更廣闊的市場領地續寫藝術涂料的“傳奇”,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并未見特別成功的案例——它們依然需要依賴藝術涂料市場的發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能量。
資料圖片:一家卡百利店面
在過去七八年間,新勢力企業們憑借各種營銷措施建立起藝術涂料市場的形象,也賦予這個領域一種創新不斷的刻板印象。但同時這也給它們自身套上“無創新則難有發展”的壓力。
“我們每年都要在想要怎么做才能讓我們的經銷商和消費者不至于覺得我們在掉隊。”某藝術涂料品牌負責人這樣吐槽道。
資料圖片:一家紫荊花涂料BCG art藝術涂料店面
相比較而言,傳統涂料企業開展藝術涂料業務更加“輕松”一些。它們背靠更強大的品牌資源,擁有相對成熟的渠道網絡,可以跟既有涂料業務形成相互補充或者相輔相成的銷售模式,沿著“新勢力們”鋪設好的市場道路借勢向前發展。
隨著2022年即將“艱難走過”,藝術涂料市場或將迎來全新的局面——新舊勢力的頭部企業/品牌們將形成均勢,共同推動這個仍有待進一步挖掘的市場領域向前發展。一位行業觀察人士這樣說道:“未來,新勢力品牌需要更多的創新,以吸引渠道和消費者的注意;傳統品牌則需要改變對藝術涂料業務的態度,把它當做一個核心業務運營,給予更大的資源傾斜。”
資料圖片:一家華潤漆·Artily藝術涂料店面
而凡此種種,都將在《涂料經》正在編制、即將在下個月出爐的“2023中國藝術涂料頭部品牌TOP20”榜單中得到更直觀的呈現。敬請關注!同時如有關于藝術涂料有價值的信息,也歡迎與我們取得聯系并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