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報道說目前市場上的食用油有的是用地溝油勾兌的,有的桶裝油是轉基因原料生產的,甚至還有的廠家用發霉的花生榨油,她認為如果能自己榨油,應該更健康安全。而目前對于家用榨油機自榨油是否健康存很大的爭議。
家用榨油機身價顯“貴”家用榨油機讓眾多廠家趨之若鶩
據有關資料統計,2012年中國家用榨油機銷量只有3萬臺左右,2013年達到20萬臺,2014年預計達到100萬臺,每年將以50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有專家預計,未來三年我國家用榨油機市場至少具有500萬臺的規模。
家用榨油機身價“時貴時賤”成長路上坎坷多,面對這塊巨型蛋糕,眾多廠家趨之若鶩,紛紛攻城略地。2013年,家用榨油機的發明者、行業的領軍品牌——太古家用榨油機在市場上逐漸發力,引起眾多品牌的關注與尾隨,無疑攪動了原本平靜的家用榨油機市場。隨著銷售的增長,市場上出現的家用榨油機品牌也愈來愈多,約有上百個,OEM品牌占80%以上。
家用榨油機耗電量極少
在淘寶網上,家用榨油機還是頗受歡迎的,記者輸入“家用榨油機”五個字,立馬跳出1.5萬個相關信息,各種大小品牌幾十款,價格也不便宜,基本上在1000—2000元之間。光是一家網店,一個月就能賣出618臺,累計評論2318條。
一臺1880元的家用榨油機,只要往里面加上花生、芝麻、大豆、核桃等原材料,很快就能榨出不含雜質的純油。商家稱,自榨油純度高,沒有化學成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鐵、鋅等營養成分。
一店家透露,正常情況下,1小時能榨出花生油1斤2兩,機器連續工作10個小時差不多耗費1度電,電費成本差不多只有5毛錢。
家用榨油機身價顯“賤”專家指出:家用榨油機自榨油含致癌物
然而,據相關媒體報道有專家指出,自己壓榨的食用油只是毛油,沒有經過脫酸、脫膠、脫臭、脫色等工藝,當中或有黃曲霉素等致癌物和其他雜質,長期食用危害大。而市面食用油即便是添加化學溶劑萃取的浸出油,當中添加的抗氧化劑等食品添加劑是獲國家批準添加的,對人體無害。專家還建議,購買塑料瓶裝食用油后,應將其放在玻璃器皿中避光存放。
物理壓榨PK化學浸出:化學浸出完勝
廣東武警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商家的廣告詞實際上是誤導消費者。首先,這種低溫榨取出來的油只能算是毛油,當中可能含有黃曲霉素等致癌物質和雜質,因此不能直接食用。”她解釋,市面上的食油會在標簽上注有“壓榨油”或“浸出油”,這是從加工工藝上看,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
壓榨油:是通過物理加工方法,對含油的原料施加壓力迫使原料出油的一種傳統生產方法,也是國內目前主要采用的食用植物油生產方法。壓榨法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不涉及化學物質的添加,保留了油脂天然的營養成分,但出油率低。
浸出油(萃取油):是利用化學溶劑將油脂從原料中分離出來,然后再脫去溶劑而制成的植物油,是目前較先進的產油方法。“然而,不少人認為壓榨油采用物理加工方式,而浸出油添加了化學溶劑,因此壓榨油比浸出油要好。”曾晶表示,“但其實,對于黃豆、玉米之類含油脂比例低的材料,難以直接壓榨出油,需要化學溶劑提取,如正己烷、丁烷、六號溶劑油等。這些溶劑特別容易揮發掉,只需加熱到不太高的溫度,就能蒸發。“當然,可能會有部分溶劑殘留,但這些溶劑是國家批準添加的食物添加劑,只要工藝得當,溶劑質量過關,不會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