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的人群覆蓋、精準的用戶洞察、推陳出新的互動場景,這三大能力,使QQ廣告、QQ空間廣告、QQ瀏覽器廣告等正在受到廣告主追捧。”
2016年的廣告營銷格外熱鬧,在技術快速迭變的“裹挾”下,內容空前的解放了束縛,有了更寬廣的馳騁舞臺,一系列趨勢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廣告不再只是營銷人的事,每個人都是行走的廣告牌;營銷不再是各自為戰,做整合、做全案,跨界、聯合,營銷手段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90后已經長大,更難琢磨的95后怎么跟他們玩?
在2016跨年演講中,把知識當貨賣的羅振宇又說了一大堆讓人覺得很有道理的“廢話”,其中有一個“國民總時間”的概念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與思考,給營銷人一記當頭棒喝也帶來很多靈光,為何不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做文章?因為國民的“時間”都在這里了。
在開心網、人人網等社交平臺品牌離用戶越來越遠時,騰訊的QQ和QQ空間、QQ瀏覽器卻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活躍度增長。透過QQ、QQ空間、QQ瀏覽器在社交廣告上的商業化實踐,我們能看到哪些新思路?《中國廣告》記者獨家專訪了騰訊社交廣告副總經理黃磊,他認為,因為廣泛的人群覆蓋、精準的用戶洞察、推陳出新的互動場景,QQ廣告、QQ空間廣告、QQ瀏覽器廣告正在受到廣告主追捧。
廣告不再只屬于營銷人
變化的不僅僅是媒體平臺和環境,廣告主在變,越來越成熟不再像以前那么“好騙”,一言不合營銷自己干;消費者在變,越來越聰明,看不順眼手指一劃把你刪除在他們的世界之外……
廣告營銷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大家都在講跨界,復合型人才的流動、自媒體的興起,使得人人皆媒體、人人可營銷。邊界的模糊解放了創意的天空,技術的涌入增添了營銷的羽翼。黃磊在回顧整個營銷行業時,認為2016年最大的收獲是大數據和技術能力的有機結合為互聯網廣告開辟了新的市場商機。越來越多互聯網公司開始嘗試用產品的思維賣廣告,廣告不再只屬于營銷人。
坐擁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騰訊對廣告主和消費者的洞察無疑是最前沿的,黃磊在采訪中分享他對市場變化的看法。廣告主在2016年有兩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第一、品牌&廣告創意人對廣告的“精準投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觸達愛好愈發小眾和垂直、追求精品、渴望展現自我的95后、00后群體。第二、技術如何能以“藝術”形式呈現在目標人群的眼前?如何利用積累的用戶數據,形成可視化的產品,運用到創意層面。
廣告主在變,消費者也在變:年輕消費者崛起,他們對營銷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年輕消費者非常關注個體,他們更愿意為個人的興趣買單,也更容易接受和自身相關的事物,如果品牌內容足夠有趣,他們也會樂于互動、分享。
在強大的技術能力上,如何利用數據能力實現對消費者的立體解讀和深入洞察,從而更精準觸達目標用戶,讓廣告更懂人,成為應對變化的不變準則。黃磊介紹,騰訊社交廣告作為一個有著強大技術和數據能力的營銷解決方案提供方,也在2016年做了許多基于精準受眾的場景化營銷,為眾多品牌實現營銷升級。
內容比拼時代已來
當互聯網摧毀了信息不平等的壁壘,當營銷的概念越來越寬泛,當人們發聲的渠道愈發的趨于平等,每個人都成了行走的廣告牌。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脫穎而出,對內容質量的強化考驗也成為了必然趨勢。社交媒體是大家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營銷的號角也自然在此吹響。
談到對2016年數字營銷市場印象最深的變化,黃磊表示,首先在社交媒體市場上,內容比拼時代已來。自媒體興起后,社交媒體經成為重要資訊來源,其信息也已成為消費者購買決策行為的重要依據。《2016 年中國媒體市場景觀》數據顯示,大多數社交媒體用戶曾通過社交平臺的各種形式了解、關注甚至與品牌互動;其中超過六成的消費者表示,在同喜歡的品牌互動后更愿意購買其產品。
其次,“內容導向的廣告”成為社交媒體新方向。社交媒體的受眾可以主動選擇他們希望獲得的內容,而內容要足夠有趣才能夠吸引消費者閱讀、接受并參與其中。社交媒體上廣告內容化的跡象逐漸顯現,未來廣告、傳播、媒體等產業與內容之間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此外,互聯網推動新聞、熱點事件快速發酵和傳播。傳統媒體營銷方式往往略顯滯后,品牌和廣告主,只要基于比較扎實的、對用戶內容消費、分享、關注和興趣點的洞察,便可以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